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行。大众日报品牌网络评论栏目“望岳谈”,连续推出八篇网评《“和如羹”:由多样性求共同价值》《平等交流,才能应对全球挑战》《青年参与点亮青春尼山》《托举“丝路姑娘”梦想成真的力量》《在“尼山”,论“商道”》《尼山论坛和稷下学论坛:山东的“东西问”》《尼山声音的穿透力》《望岳谈|山东博物馆数全国第一,假期“打卡”总有一个适合你》,从不同角度解读这届尼山论坛。现结集呈现,以飨读者。
望岳谈丨“和如羹”:由多样性求共同价值
周学泽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9月26日至28日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观察历届尼山论坛,多频词和词组,前边主要有“和而不同”“不同文明”“文明多样性”,后边则是“和谐世界”“共同价值”“命运共同体”,即由“不同”求“同”,由“不同”求“和谐”,由“多样性”求“共同价值”,一直是论坛的主调。
文明的多样性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基于不同地理环境长期发展形成的结果。根据有关统计,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五六千种语言,这是文明多样性的客观呈现。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而且多样性将长期存在。文明的多样性常常表现为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差异。
尼山论坛为不同文明交流打开一扇窗口,目的是减少差异性造成的冲突,增加不同文明和平共处的可能。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肯定是看到了“不同”可能引发观念和行为的“冲突对抗”风险。“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在“不同”的基础上求“和”,这是承认“不同”客观存在的合理性,也是对“不同”的理解和尊重,为不同文明之间包容和并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体现了孔子高远的眼界和宽阔的胸怀。
但孔子的“和而不同”,还有更深刻的含义:“不同”可以成为“和”的条件。“不同”才能互补,“不同”才会相互吸引相互需要,这种现象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比比皆是,所谓“相反相成”。比如,青年男女婚恋的“幸福原则”,既追求相同的价值观,同时强调性格互补的重要性;贸易发展也是如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为商品存在差异性,互相需求的动力更强,而且贸易发展初期就是不同货物之间的“易货”交易。
尼山论坛文明互鉴提出“和而不同”的目标,要善于从古人的话语中领会其真谛。“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同”有什么差异?包含什么意义?《国语·郑语》说得很明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就是说,意思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继续。
“不同”可以成为“和”的条件。《左传》昭共二十年载齐国晏婴的故事说得很直白:齐景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子说“同”和“和”“不一样”,然后两个比喻论证“同”和“和”的不同:一个比喻是做菜,“和”就好比是做羹汤,用水、醋、酱、盐、梅来煮,烹调鱼和肉,去掉鱼肉的腥味,使味道鲜美。五味调和,喝了以后,就非常舒坦。一个比喻是音乐,“和”又如同演奏音乐一样,由各种声音组成,那音调、节奏、清浊、刚柔等互相配合,非常优美,听了以后,使人舒畅,这才是“和”。
不但如此,晏子特别指出:如果是“水加水”,怎么能好喝?或者是“一个乐器一个调”,怎么能好听?因此,如果总是一样的东西,反而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晏子是懂辩证法,他的意思是“同未必和,不同则可以和”,可以以“不同”实现“政通人和”,这使我们对孔子的“和而不同”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因为晏子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他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关系,成为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
晏子的论述给我们启发:一是“同”和“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是“不同”可以成为“和”的要素。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尼山论坛强调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具有现实意义。
在历史和现实中,“和而不同”思想在促进人类和平共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会越来越重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政治的价值核心,是国家治理的目的。“和”作为以仁爱为基础延伸出来的思想,重在解决国家内部关系,解决国与国的争端。
“和而不同”的思想被运用到新中国外交实践中。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也为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提供东方智慧。
让“不同”之间避免冲突,走向“和”,需要相互走近,增加交流增强互信。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就是让文明多样背景下的各国坐在一起谈话,实现晏子所说的“和如羹”和音乐合奏,彼此的观点可能不同,但不妨碍相互包容和欣赏。
让“不同”之间避免冲突,走向“和”,需要更广泛交流。不同文明之间最好的互动,就是用脚步丈量。据9月7日新华社参考消息报道,澳大利亚杰里·格雷在当地网站发表文章说:“我想我在中国的外国人圈子里是独一无二的。我几乎去过中国的每一个省和地区,但这并非是我独一无二的根本所在。真正让我独一无二的是,我在中国骑行了3万多公里,而且没有走高速公路,全是地区小路。我与妻子看到了乡村城镇的进步,那些没有亲眼目睹中国乡村地区极其有益的重大变化的人,几乎难以理解中国20年来取得的成就。正是这种经历,让我们夫妻在外国人圈子里独一无二,也让我们成为中国和执政的共产党的热心支持者。”
杰里·格雷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作出了对今日中国公允的评价,这为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一个好样本。尼山论坛正是这样一个平台,它让人们身体走近、心灵相知,让“相知无远近,万里可为邻”有了更多可能。
望岳谈丨青年参与 点亮青春尼山
赵丰
孔子诞生地,又迎来四海八方客。9月26日至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举行。纵观其中的论坛、活动,“青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高频词。
邀请的嘉宾中,国内、国外青年学者为数众多,圆桌对话的主题也围绕青年展开。同时还设置专门的青年论坛。从2018年起,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设青年论坛,国内外各领域优秀青年代表参会。此外,论坛还将举办“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开营仪式、沿黄九省(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大赛展演暨颁奖典礼,等与青年相关的活动。
文明赓续传承、交流互鉴,离不开青年力量。以上设计,展现了论坛对青年的重视,也是对青年在文化传承交流中作用的肯定与期待。作为最活跃、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世界各地青年将在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深度参与,向世界发出青年之声,展现青春之力。
对于青年,孔子很重视。他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说后生可畏,孔子并不是惧怕年轻人,而是认为他们值得用心培养。
青年培养是每一个时代的课题。对此,孔子有独特的教育培养方式。整体来看,《论语》中弟子们问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困惑,孔子的回答则具体而深邃,既解疑释惑又从理论高度进行阐释,可谓浅入而深出;具体教育原则方面,孔子讲究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弟子,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缺点给予不同的教诲。弟子问仁,孔子有多种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司马牛“仁者其言也讱”。
这种贴近青年实际成长需求,因材施教的做法,饱含着孔子对青年培养的高度负责。以这样的方式,他培养出一批贤者青年,成为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是借鉴孔子思想,让青年在深度参与中与孔子对话交流,汲取孔子智慧,推动创新发展。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要承担起推动文化传承、交流发展的重任,首先要汲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智慧。向孔子这位好老师学习,教师、社会需要采用适合于青年容易接受、理解的方式为其提供营养。
大学课堂怎么讲?此次邀请“网红”教师参会,就是要学习借鉴相关经验。岳松的思政课为什么青年学生爱听?原因就如一位学生所说:“非常贴近日常生活,也贴近我们的时代潮流。”用“段子”讲正事传递正能量,以故事教科学解决问题,学生放松一笑后还有托着下巴的深入思考,在“好玩”中实现“深思”。
网上“课堂”怎么抓?从网络信息尤其是短视频中获取思想文化、理念等,已是青年的常态。在网上“抓住”青年群体,需要主流媒体发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带来的传播优势,跨界多元合作,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人民日报与b站合作推出了一款解决甲骨文破译问题的H5——《甲骨书信》,就吸引了大批青年参与。
青年承担着为未来创新的重任。如何更加真实、立体、全面展示本国文化,创新交流方式,是每位中国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此次论坛召开期间,国际青年文化交流演出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演员,互相切磋交流。原创歌曲《Hello 尼好》和《巍巍齐鲁》则是文化交融的成果。青年唱主角,在“共舞”“共唱”“共诵”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这样的交流方式有心意有新意,期待青年进一步发掘、创新。
此次论坛,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为主题的高端平台,把青年参与、发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从另一个侧面也展现论坛持续开展的价值意义所在,即给不断成长的青年提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平台,同时借此播撒更多文明传承、交流的种子,让世界在时代发展中永葆交流互鉴。
望岳谈丨平等交流,才能应对全球挑战
周学泽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9月26日至28日在山东济宁曲阜尼山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世界文明论坛连续举办,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一以贯之的主题。如第一届尼山论坛2010年9月26日至27日举行,主题是“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第八届尼山论坛2022年9月26日至28日举行,以“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论坛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持续关注,与当前世界局势和历史殷鉴息息相关。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结束之后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和平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干戈还是玉帛,互利共赢还是两败俱伤,形成严峻考验。
应对全球挑战,尼山论坛是一个难得的对话交流平台,可以给我们生活的世界带来更多美好愿景。本届尼山论坛期间,世界古典文明分论坛以“人与历史”为主题,国内古典文明研究专家以及埃及、印度、意大利、墨西哥、希腊等古代文明发源地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会;“东西问”分论坛,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与互鉴”为主题,邀请“东西问”智库专家以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参会;世界儒学高峰分论坛,以“儒家文化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题,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儒家文化圈国家及欧美地区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相聚交流,有利于聚集共识减少分歧,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良方。
无需回避的是,东西方交流合作存在分歧。西方有些人抱着“零和思维”不放,认为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不同文明,是冲突的根源,也是难以化解的。但西方也有很多清醒的人士,认为东西方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环球时报报道,9月13日,美国《外交》杂志网站刊登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雷欧·拉斐尔·莱夫的文章,他呼吁不能切断所有中美高等学府之间的联系,保持两国科学家之间的联系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他表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和工程超级大国,全面限制与中国同行的合作将意味着限制美国的进步。
东方智慧历来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认为“和而不同”既是可行的理念,也是可行的路径,不同信仰下的人们完全可以寻求共识,通过交流合作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尼山论坛强调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交流互鉴以应对全球挑战,是认识到东西方交流合作的可行性。“同”,是合作的基础;价值理念的“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人类文明多样性,但在价值理念上共同观念很多。谈到中西文化,有些学者强调差异性比较多,谈相同相似性比较少,这其实也是一种认识误区。人类社会,更多的是“同”,而不是“异”。
仁爱精神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特征,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据人民日报报道,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大宗教的代表人士曾聚会倡导建构“全球伦理”,并在其《宣言》中说:“数千年以来,人类的许多宗教和伦理传统都具有并一直维系着这样一条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换用肯定的措词,即你希望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比如西方文化中关于道德的起源也有休谟、亚当·斯密等人的“同情心”之说,与儒家的“亲亲”之情或“恻隐之心”说接近。
尼山论坛强调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交流互鉴以应对全球挑战,也是建立在历史成功交流互鉴的实践基础上。
儒家思想对法国思想家有很深的影响。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伏尔泰曾这样评价孔子:“他提倡不念旧恶,不忘善行,友爱,谦恭。他的弟子们彼此亲如手足,世界上曾有过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律法的时代。”法国另一位思想家卢梭也和孔子的思想暗合,卢梭在著作《爱弥儿》里强调尊重自然天性,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这和孔子“因材施教”的观点异曲同工……
本次尼山论坛,继续“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与互鉴”,对于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的解决十分有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是基本形式,“对”是对等,即平等, “对话”就是平等对话,这是文明互鉴赏的重要前提。
据央视报道,8月底,华为公司发布最新款手机mate60Pro,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的CEO彼得·伯金斯(Peter Wennink)发表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言论:“我们太自以为是了”。这一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前,阿斯麦(ASML)的CEO曾以为中国永远无法自主生产光刻机,甚至表示即便给中国一百年的时间,也无法做到。这说明,拒绝交流最终伤害的可能是自己,不平等对待别人自己也可能得不到尊重。
携手应对全人类面对的挑战,共同建设美好地球家园,是尼山论坛赓续不断地追求。世界是各国人民的世界,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文明交流互鉴,就是在没有傲慢、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学会鉴别,更学会欣赏,最终相互成就,尼山论坛就是这样一个让世界更美好的舞台。
望岳谈丨托举“丝路姑娘”梦想成真的力量
李振
9月27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行的“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推介活动上,哈萨克斯坦姑娘卡米拉·卡拉马诺娃用流利的汉语向全世界推介山东,想必又将有不少人被她“种草”山东。
卡拉马诺娃的推介之所以打动人,在于她口中的山东之“好”原自她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在于她的梦想扎根于山东这片土地而开花结果。
2009年,自小喜爱中国影视作品的卡拉马诺娃来到山东,开始她的留学生涯。2013年,当她看到中国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阔构想,卡拉马诺娃下定决心,留在中国攻读国际贸易硕士学位。她坚信,“一带一路”能让祖国和中国共建一条友谊和繁荣昌盛的桥梁,而自己,将凭借更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成为这座桥梁建设者。
如今,卡拉马诺娃梦想成真。毕业后,她进入山东丝路众恒产业集团出任经理,工作任务就是帮助更多山东企业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开展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远赴他乡求学,持之以恒奋斗,“丝路姑娘”腾飞追梦的背后是她个人的努力付出,但同样离不开力量托举所实现的跃升。
第一股力量是时代赋予的“风口”。卡拉马诺娃求学中国,适逢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稳步推进的十年。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中国发展在给世界带来繁荣稳定巨大红利的同时,也给包括卡拉马诺娃在内无数看好中国、愿意与中国携手共进的人们以机遇。
另一股力量是区域选择的必然。卡拉马诺娃选择的山东,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齐鲁文化倡导的为政以德、仁民爱物、经世致用、革故鼎新、和而不同等主张,与全人类共同价值高度契合。同时,这十年,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迎来开放优势增强。上合青岛峰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论坛全球健康大会、儒商大会、世界500强连线等影响广泛,选择山东、创业齐鲁越来越成为共识。
还有一股力量是民心的“托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山东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舞台,开放的基因融于血脉,走出去的步伐铿锵坚定。如今,山东率先出台落实RCEP行动计划,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去年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规模,山东人与世界友人一道分享合作的红利。友城文化交流分享会、友城青少年才艺大赛、法国尼斯体育嘉年华等友城人文交流活动一场接一场,展现着蕴藏民间生机勃勃的交流力量。人民的友好开放,为经济文化的对接融合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托举卡拉马诺娃追梦的力量,用山东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拥有三种成功要素的加持,这位“丝路姑娘”的山东选择,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
望岳谈丨在“尼山”,论“商道”
于新悦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正在举行。引人关注的是,本届尼山论坛新增了“尼山海内外商会论坛”。60家海外商会代表,10家香港、澳门商会代表,70家内地商会代表,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新时代儒商精神”为主题展开对话和交流。
一场世界文明交流“盛宴”,为何响起商业“声音”?不妨先来看两个故事。
一是“一杯啤酒”。今年7月,热浪席卷全球。青岛啤酒的工厂内,一箱箱最新推出的青啤120周年金色罐装上集装箱,发往世界各地。从地球上第一个看到太阳升起的国家基里巴斯,到地球上最后一个看到太阳落山的国家汤加,甚至是人口刚刚过万的西太平洋岛国帕劳,都能在其商超里见到青啤的身影。
从1906年青岛啤酒获慕尼黑国际博览会金奖开始,到1948年青岛啤酒出口至新加坡,再到如今青岛啤酒已远销至全球120个国家,这家生于山东长于山东的企业120年的发展历程始终在为提升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努力,在卖产品、创品牌的同时,带着“中国故事”,与世界各地消费者建立起更多连接,引起情感共振与文化共鸣。
二是“一块丝绸”。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诞生于“丝绸之乡”的淄博大染坊丝绸集团有限公司融合齐鲁文化、聊斋文化、陶瓷文化,将区域宝贵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元素等生产的丝绸产品已经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受外国消费者欢迎的,是他们开发了优选真丝绸防洗伤助剂W-08等配方,能够提升纤维丝束的抱合力,从而有效抑制真丝绸在洗涤过程的洗伤、起皱现象。这一“不会皱的丝绸”被赞为“了不起的中国工艺”。
文化要交流,文明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山东篇章,高端论坛是重要平台,而让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影响更多普通民众,就不得不提商品和品牌的作用。这些凝结着地域特色的产品,在发挥实际作用的同时,往往无形之中传递着文化价值。
当前,全球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越来越多质量过硬、有竞争力和话语权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尤其对山东来说,依托诸多优势产业,众多硬核“好品”强势崛起,传递着山东开放进取的姿态和“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
而让更多“好品”讲“好故事”,根基还在于企业的培育和企业家的培养。进入新时代,山东涌现出一批敢为人先、实干敬业、以德治企的杰出企业家,践行儒学价值的当代企业家把儒家的德治、义利、诚信、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思想融入企业治理实践。“儒商文化”正成为齐鲁地域特色之一。
儒商气质不仅是中国优秀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工商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儒学是当代企业精神的价值源头之一,成为市场经济顺利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土壤。从这个层面来看,在“尼山”论“商道”,交流儒商这一群体在新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十分必要且及时。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让古老文明鉴照未来,从尼山走来的“儒商精神”儒商精神必将更加成风化人,滋养世界。
望岳谈丨尼山论坛和稷下学论坛:山东的“东西问”
周学泽
金秋九月,有两场在山东举办的“论坛”引人瞩目。
9月26日至9月28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尼山举办,论坛主题为“全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相近的时间,9月23日,第八届“齐文化与稷下学论坛”在淄博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等国内70余所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上百位研究专家和青年学者来淄参会,共同探讨齐文化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
山东号称齐鲁,两场论坛,曲阜是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鲁文化的中心;淄博在曲阜之东,是齐文化的孕育地,“一东一西”,形成“东西问”组合,这是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盛事。
齐鲁文化是山东的宝贵财富,尼山论坛和稷下学论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齐鲁之称是源于先秦时期在海岱之间曾经孕育出两支优秀地域文化,即齐文化和鲁文化,他们有相同性,也有差异性。
在相同性上,齐鲁文化是为了国家之治而产生的——治者,国家局势安定,经济繁荣。诸子之学都以治平天下为根本目标,只是方法策略不同,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引用易大传的话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齐文化代表人物姜太公、管子、晏子,他们的思想都是为了追求国家之治,
在差异性上,因为走向国家之治的路径选择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特征。齐文化研究院齐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邱文山认为:齐文化以其务实性、尚变性、开放性、兼容性等鲜明特征著称于世;鲁文化则以其勤俭质朴、注重传统、恪守礼乐、重德尚恩的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鲁文化,有助于实现国家重要治理目标的实现。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典表示,统一性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孔子《论语》的背后都是对秩序的追求,对“礼治”的追求,对稳定的追求,对“大一统”的追求。儒学不是修身养性的伦理学,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哲学。格物致知也好,修身齐家也好,最后落脚点都是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核心概念是小康、大同、天下为公、治国平天下。把社会、历史扛在肩上,把国家发展、民族统一和文明延续扛在自己肩上,这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齐文化则对于今天的经济发展颇多助益。学者郑永年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最好的经济学著作就是《管子》。如果要解释中国几千年经济历史,《管子》比西方任何经济理论都有效。”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王京龙认为,管子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思想和举措,就像一个“现代人”。
《管子》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献,首篇《牧民》期间论述了经济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管子》重视市场,《乘马》篇中说:“市者,货之准也”,意思是所有商品的价值都必须通过市场去衡量、检验;又说:“有市,无市则民乏也”,这是点明市场和民富的关系。《管子》精通贸易,管仲提出了“关讥而不征、市廛而不税”的自由贸易和保税的通商贸易举措,其中“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是世界上最早的招商政策。《管子》提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市场调控理论,发现了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国蓄》中说:物多则贱,寡则贵。《轻重》中说:衡无数也。衡者使物一高下,不得常固。又说:衡,不可调。调则澄,澄则常,常则高下不贰,高下不贰则万物不可得而使用。在这里,调节“轻重”的角色就是政府,因此可以说管子是第一个发现政府调控职能的人,他本身是一个管理全才。
今年淄博烧烤在全国“火”了一把,离不开深厚的齐文化底蕴。淄博实施的保障服务措施,颇有层次感:规范烧烤标准,规范保障服务。设立烧烤名店“金炉奖”,出租车每天都会不定时收到通知,严禁不打表、拒载等行为借机宰客,一旦被投诉直接停运;安全方面,增派专门的执勤人员维护烧烤摊点的秩序……淄博的作风,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管子智慧”。
齐文化和鲁文化不是截然分开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了融合发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很崇尚管子,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古代中原人崇尚右,衣服都是右衽;周边少数民族衣襟左掩,称为左衽。这是对管子的一个很高的评价。孔子曾经到过齐国,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三次到齐国,荀子在稷下学宫研习15年左右,齐鲁文化第一次深度融合。《孟子》《荀子》等儒家经典在稷下学宫孕育,《管子》《晏子春秋》《六韬》《司马法》《孙膑兵法》《考工记》等齐文化经典在这一时期由稷下先生编辑完成。
齐文化和鲁文化“互补其短,共成其长”。《管子·牧民》:“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句话意味着齐文化吸收了儒家文化中的礼仪道德,形成了“义利并重”思想。
今天,齐文化和鲁文化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厚资源。齐鲁文化传统道德观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可溯源至《管子·枢言》中有“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孔子则讲“民无信不立”等。
尼山论坛和稷下学论坛举办,将会给山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更多“良策”。“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通过文旅融合,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山东力量”。
望岳谈|尼山声音的穿透力
王瑛琪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落幕,但尼山声音却让人难忘。
在本届论坛开幕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分论坛就深深地吸引了全球时尚界人士的目光——9月17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西方服饰之美分论坛在意大利米兰举行,中国色彩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芒。
自创办之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就以打造世界文明互鉴高地为主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内线外线协同发力,优化论坛的主题和内容,提升办会层次、覆盖范围、国际影响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借鉴。
与前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相比,本次论坛具有更强的“世界性”“国际化”——17个国家的驻华使节、12个国家的友好省州州长和市长及外媒记者、专家学者等近160名外宾出席本次论坛相关活动,并将在泰国、奥地利、意大利开设三场海外分论坛。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何以在世界上影响力越来越广?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依托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结晶,也得到其他国家的广泛认同。
5月2日,以“中西文化交流与互鉴”为主题的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在维也纳正式举办。论坛上,来自中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的专家学者对比了圣哲先贤的代表性思想,形成了“坚持文明平等,共护多元之美;推进文明对话,共谋交流之道;促进文明互鉴,共答时代之问;推动文明进步,共圆人类之梦”的《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维也纳共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道法自然的传统东方智慧与理性探索、科学求真的西方智慧,在尼山世界古典文明论坛相遇相知,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世界文明发展中的时代价值,让人类文明在相互成就中焕发新的光彩。
其次,源于尼山“孔子故里,齐鲁圣地”的站位。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2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山东展区的一部大型丛书——《儒典》吸引了海内外读者的目光。《儒典》集成了1816册中华儒学经典著作,是历代儒学传世文献系统性整理出版的最新成果。以此为契机,山东将启动编纂6000多种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计划用10年时间全面辑录整理山东历代传世文献,立起新时代文化泰山。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山东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深耕人文沃土,探源、活化、立德、传播,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如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能够跨越时空、超越国界,正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
尼山论坛声音传更广,也在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对话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延伸。今年首次举办的文物(博物馆)分论坛,聚焦文物和博物馆在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还有尼山世界文学分论坛、尼山世界儒商文化分论坛、尼山世界华人华侨分论坛……尼山文明论坛,已经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学术论坛,发展成为涵盖文化、科技、艺术、中医药、儒商与中国式现代化等众多时代性、国际性的领域。
“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从学界走向了社会各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认为,如今的对话以多元形式展开,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方向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穿越千年,跨越山海,来自尼山的声音,越传越广。
望岳谈|山东博物馆数全国第一,假期“打卡”总有一个适合你
曾珂
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落幕,这次论坛上首次创新举办尼山世界文物(博物馆)分论坛,让人眼前一亮。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博物馆名录显示,山东省共有623座博物馆,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而在博物馆最高等级划分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序列中,山东拥有18座,与北京并列全国第一,因此将山东称为中国博物馆第一大省,实至名归。
国庆假期到哪里?数量众多的博物馆,是打卡的不错选择。文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承载。而作为文物保护和展示机构的博物馆,既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传统和现代的桥梁。在山东,博物馆是彰显齐风鲁韵的集大成者,它们反映了山东地区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
山东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蛋壳黑陶杯,是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代表了中国远古时期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称得上是四千多年前数一数二的“黑科技”。
孔子在齐国闻韶,留下“尽美矣,又尽善也”“三月不知肉味”的赞叹。淄博市齐文化博物馆的“孔子闻韶处”和各类编钟、编磬、鼓等展品,再现了千年前的礼乐盛况和泱泱齐风。
藏于山东博物馆的《孙子兵法》竹简是迄今最早的传世本,在临沂银雀山出土。《孙子兵法》虽然是一部军事著作,但观点是慎战、不战,并带有齐文化伦理思想中的“仁”“礼”色彩,这种追求和平的精神几千年来也早已超脱地域的限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中。
遍布在齐鲁大地,大大小小、气质各异的博物馆,从不同的视角折射出了独具山东特色的风物传承。透过这些文物和展览,足以一窥传承几千年的齐鲁文化的魅力。东夷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在这里起源,儒家、兵家、墨家思想从这里发轫,从器物到思想,紧密交织的历史、社会、日常文化,共同搭建起山东坚实硬挺的历史脊梁。
这些是山东推进文化“两创”的深厚“家底”。文物的创新展示、活态传承,用符合时代需求的方式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传播,已成为深入推进文化“两创”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以数字赋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能够让民众在互动式体验中感受中华文脉之美。位于曲阜的孔子博物馆,“夫子答问”互动展区能实现与夫子“穿越时空”的对话,而数字化的《孔子圣迹图》通过投影与画卷的叠加,展现出孔子精彩的人生经历。数字化、智能化、终端化结合并应运而生的“赛博孔子”,颠覆了以往书中和媒体中的刻板形象,变得真实可感、触手可及,让不少游客直呼“太会玩”。
本届尼山论坛中,“天涯若比邻”大型主题光影秀也再度上演。通过无人机、激光灯光、远端网幕、水幕成像介质等设备打造的互动表演,也是一场融合数字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表达。“活”起来、“潮”起来的传统文化,在新技术业态的支撑下,为进一步推动文旅的深度融合增添了动力。
另一方面,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式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需要不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精髓,在传承的同时赋予其当代的生命力。山东博物馆的“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山东地区从史前文明到封建王朝再到近现代、新时代的历史画卷。展览中塑造出的本地认同和文化精神,共同为当今中华文明的阐释与传播贡献着山东智慧。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文物从古代帝王将相的私人收藏,到如今陈列展出供人欣赏,在博物馆传统的展览教育和文物保护功能不断加强的同时,也发展出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功能。
活起来、动起来的博物馆,正在以越来越丰富的形式融入现代社会,成为一种贴近时代、贴近大众的文化载体。利用好博物馆这一推进“两创”的重要媒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艺需求,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作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作用到大学生、青少年的教育中,才能更加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